學分數 |
3
|
修課時數 |
3
|
開課班級 |
日間部四年制2年級 B班
|
本課程與系所培養學生核心能力關聯度 | 高度關聯 | 中高關聯 | 中度關聯 | 中低關聯 | 低度關聯 |
運用數學、科學及資通訊知識的能力。 |
✔
|
|
|
|
|
設計與執行實驗及分析數據的能力。 |
|
|
|
✔
|
|
執行資通訊工程實務所需技術與使用工具的能力。 |
|
|
|
✔
|
|
設計資通訊應用系統及開發軟硬體的能力。 |
|
|
|
|
✔
|
計畫管理、有效溝通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
|
|
|
|
✔
|
發掘、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
|
✔
|
|
|
|
持續關切時事議題、瞭解科技發展對社會影響及自我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
|
|
|
✔
|
|
認知專業倫理與社會責任的重要性。 |
|
|
|
|
✔
|
本課程培養學生下列知識: |
本課程首先探討電腦網路架構之現況與網路七層之基本功能,繼而說明應用軟體與電腦網路應用層運作之關係及相關協定技術,並深入介紹傳輸層特性、流量控制與壅塞控制之運作及網路層網際網路協定定址、DHCP、NAT、ICMP協定之運作原理與路由機制。1.瞭解電腦網路架構之封包交換與電路交換,並能說明網路七層之基本功能2.能分辨傳送延遲、傳遞延遲、處理延遲及佇列延遲3.瞭解HTTP、FTP、SMTP、DNS、P2P應用層協定及其運作原理4.瞭解UDP、TCP特性, 並能分辨流量控制與壅塞控制之運作5.能分割與重組網際網路協定資料段6.瞭解網際網路協定定址、DHCP、NAT及ICMP協定之運作原理7.能操作與計算RIP與OSPF路由協定This course discuses the status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and the basic functions of seven network layers. And then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plication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layer protocol and shows the related 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s. After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 layer, such as flow control and congestion control, and network-layer, such as DHCP, NAT, ICMP and routing mechanisms are discussed.
|
每週授課主題 |
第01週:課程簡介第02週:計算機網路與網際網路(I) 第03週:計算機網路與網際網路(II) 第04週:應用層(I)第05週:應用層(II)第06週:應用層(III)第07週:應用層(IV)第08週:傳輸層(I) 第09週:期中考第10週:傳輸層(II) 第11週:傳輸層(III) 第12週:傳輸層(IV) 第13週:網路層(I) 第14週:網路層(II) 第15週:網路層(III) 第16週:網路層(IV) 第17週:網路層(V) 第18週:期末考
|
成績及評量方式 |
隨堂模擬測驗:20%期末考:30%平時作業及出席:20%期中考:30%
|
證照、國家考試及競賽關係 |
■ITE網路通訊專業人員
|
主要教材 |
1."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 5th Edition, Pearson Addison Wesley (歐亞書局代理) (教科書)
|
教師資料 |
教師網頁:http://www.cyut.edu.tw/~hcchu/
E-Mail: hcchu@cyut.edu.tw
Office Hour:
星期二,第3~4節,地點:R-317; 星期三,第3~4節,地點:R-317; 分機:772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