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科技大學 099學年度第1學期教學大綱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elfare 社會福利概論

當期課號 2275 Course Number 2275
授課教師 黃全慶 Instructor HWANG,CHUAN CHING
中文課名 社會福利概論 Course Name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elfare
開課單位 社會工作系(四日)一A Department  
修習別 必修 Required/Elective Required
學分數 3 Credits 3
課程目標 本課程旨在協助學生認識社會福利的基本概念、社會福利的範圍及其內容等,引導學生對我國社會福利制度有一初步的瞭解,作為未來修習社會工作實務課程的基礎。 Objective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course are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ing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social welfare, scope and properties of social welfare, guiding students to familiar with the nation’s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教材 壹、基本教材
1)Alcock et al (2003)(李易駿等譯)。解讀社會政策。台北:群學。
2)Macarow, David (官有垣譯)(2004)。社會福利結構與實施。台北:雙葉。
3)課堂補充講義

貳、補充教材:
一、概論書籍與法規
萬育維(2007)。社會福利服務:理論與實踐(二版)。台北:三民書局。

蔡漢賢、李明政(2006)。社會福利新論。台北:松慧有限公司。

我國社福相關法規: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Hill, Michael (紅菁惠、葉瑋琳譯)(2003)。解讀社會政策。台北:韋伯文化。

二、社會福利的發展
Pierson, Christopher (2006): Beyond the Welfare State? 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 of Welfare, London: Polity Press.
林萬億(2006)。台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台北:五南。(頁38-67)
林萬憶(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分析。台北:巨流。

三、社會福利意識型態相關書籍
Watkins/Kramnick(1983)(張明貴譯)。意識型態的年代。台北:聯經。

傅立葉(2002),〈婦女福利服務〉,《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呂寶靜主編。台北:巨流。頁266- 307

齊鈦/徐永德(2002)。社會福利,台北:五男。(1-4章)
Teaching Materials 壹、基本教材
1)Alcock et al (2003)(李易駿等譯)。解讀社會政策。台北:群學。
2)Macarow, David (官有垣譯)(2004)。社會福利結構與實施。台北:雙葉。
3)課堂補充講義

貳、補充教材:
一、概論書籍與法規
萬育維(2007)。社會福利服務:理論與實踐(二版)。台北:三民書局。

蔡漢賢、李明政(2006)。社會福利新論。台北:松慧有限公司。

我國社福相關法規: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Hill, Michael (紅菁惠、葉瑋琳譯)(2003)。解讀社會政策。台北:韋伯文化。

二、社會福利的發展
Pierson, Christopher (2006): Beyond the Welfare State? 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 of Welfare, London: Polity Press.
林萬億(2006)。台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台北:五南。(頁38-67)
林萬憶(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分析。台北:巨流。

三、社會福利意識型態相關書籍
Watkins/Kramnick(1983)(張明貴譯)。意識型態的年代。台北:聯經。

傅立葉(2002),〈婦女福利服務〉,《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呂寶靜主編。台北:巨流。頁266- 307

齊鈦/徐永德(2002)。社會福利,台北:五男。(1-4章)
成績評量方式 一、出席、課堂參與:10%
二、期中考:45%,期末考:45%,共90%。
Grading 1. mid-examination (45%)
2. final-examination (45%)
3. attendance、participate in discussion in the classroom(10%)
教師網頁  
教學內容 本課程目標在建立大一同學對於社會福利的基本概念,包括社會福利的特質與價值、社會福利發展過程與趨勢、推動社會福利的多元動機與影響因素、社會福利制度的基本概念與與議題、我國的社會福利範疇等。期待透過每週的主題,奠定同學思考與分析社會福利之基礎。
本課程主要將分三大部分進行之,第一部份主要在釐清社會福利的意涵與目的,及對社會福利的主要價值,並認識主要社會福利意識型態對於滿足福利價值所提出之主要切入點之差異。而由於各種福利價值的提出,往往有其時空背景,故應先瞭解福利發展的脈絡,始得掌握主要意識型態之差異,因而將介紹西方與台灣社會福利的發展過程。
有著前述基礎後,本課程接著將深入探討影響社會福利的因素,包括社會與經濟變遷(含人口結構的變化)、政治、文化與宗教、國際等因素,從而進一步掌握我國福利現況為何如此,以及未來發展之趨勢。
本課程最後將介紹我國社會福利制度之基本內容與概念,並舉幾個重大社會福利議題問題,透討我國目前之因應策略與模式、制度背後之影響因素與其代表之主流價值,並討論未來將面臨的挑戰等。

貳、授課進度(必要時將視學生學習情況,調整授課進度與內容)
一、社會福利的定義、範圍、發展與價值
第1週 課程介紹、社會福利的定義與範圍
第2週 社會福利的發展脈絡:西方篇
第3週 社會福利的發展脈絡:台灣篇
第4週 辯論會:台灣應否走向福利國家?
第5週 社會福利的價值與意識型態(一)
第6週 社會福利的價值與意識型態(二)

二、社會福利的背景與影響因素探討
第7週 社會福利的經濟與社會變遷
第8週 電影欣賞:他傻瓜,誰聰明?
第9週 社會福利的政治背景
第10週 期中考
第11週 社會福利的文化與宗教、國際背景

三、我國社會福利制度與當代社福核心議題
第12週 社會安全制度的基本概念(一)
第13週 社會安全制度的基本概念(二)
第14週 當代重要議題之ㄧ: 貧窮與失業

第15週 福利服務與服務輸送
第16週 當代重要議題之二: 家庭政策
第17週 當代重要議題之三: 老化議題
第18週 期末考
Syllabu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course are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ing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social welfare, scope and properties of social welfare, guiding students to familiar with the nation’s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非法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