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科技大學 097學年度第1學期教學大綱
Social Work for Young people 青少年社會工作

當期課號 2473 Course Number 2473
授課教師 陳玫伶 Instructor CHEN,MAY LING
中文課名 青少年社會工作 Course Name Social Work for Young people
開課單位 社會工作系(四日)三A Department  
修習別 選修 Required/Elective Elective
學分數 2 Credits 2
課程目標 (一)認識青少年社會工作整體概念與理論基礎(二)探討青少年生態環境與青少年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功能(三)了解國內外青少年社會工作的發展及現況(四)習得常見青少年問題之處遇。 Objectives (1) knew the young people social work overall concept and the
rationale (2) discuss the young peop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young people society worker's role function (3) understoo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young people social work the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situation (4) practice the common young people question place
to meet
教材 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員會(2005)。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高危險與高挑戰青少年,123-133。
陳玫伶(2006)。當前少年福利關切的對象與內涵。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0,207-222。
吳金水(2007)。青春期後青少年為何狀況連連?-從「自我認同混淆」到「自我認同確立」。百世教育雜誌,192,56-61。

石泱、連綠蓉(2006)。家庭與學校對青少年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國一至國三的縱貫性研究。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0,51-76。
席榮維(2006)。面對繼親家庭學生學校的應有作為。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0,255-266。
倪履冰(2003)。希望有人來愛-單親家庭青少年的輔導。學生輔導,88,17-26。
廖裕星、林清文(2007)。國中中輟高危險學生中輟意圖及其相關因素模式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9(1),25-46。
周愫嫻、張耀中(2006)。「桃花園」外徘徊的孩子:中輟與復學問題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37(2),173-206。
張憲庭(2007)。關懷中輟生建立友善校園。北縣教育,61,56-60。

張高賓(2006)。兒童青少年憂鬱疾患內涵之介紹。輔導季刊,42(4),45-56。
謝璟婷(2007)。從生態系統理論談青少年的自殺成因及預防策略。諮商與輔導,260,7-13。
陳毓文(2008)。國內安置少年自殘行為之探究:自殘方式、理由與解釋因素。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2(1),145-188。
吳麗玉(2003)。未達合法飲酒年齡的高中職學生其及家長對於高中職學生飲酒的態度初探-以台北地區三所學校為例。兒童福利期刊,5,75-90。
周思源、李玫姿、梁文敏、郭憲華、張麗惠、賴璟賢(2006)。臺灣地區在校青少年吸菸、喝酒及嚼食檳榔與藥物使用之盛行率。中臺灣醫學科學雜誌,11(3),177-186。
李信良(2005)。以家庭背景、社會環境、學校狀況、個人心理因素-探討青少年藥物濫用之模式。執法新知論衡,1(2),153-177。

彭武德(2003)。網絡與青少年行為之研究。兒童福利期刊,4,185-208。
連廷嘉(2007)。焦點解決取向團體諮商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行為之成效研究。諮商輔導學報,17,39-64。
盧浩權(2007)。青少年網路沉迷的心理分析與因應。社區發展季刊,119,206-221。
黃昌榮(2007)。隱蔽現象與社會排斥:以青年為例。發表於香港:訊息時代新青年議題-內地、香港、澳門青年研究圓桌會議。
鍾佩玲(2007)。由青少年婚前性行為談性教育。輔導季刊,43(1),58-64。
童伊迪(2003)。青少年未婚懷孕及其非婚生子女照護議題之探討。兒童福利期刊,5,135-144。
王淑卿(無日期)。青少女未婚懷孕相關因素及其預防輔導策略。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6,。
李易蓁(2007)。觸法少年情緒管理團體成效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18,295-309。
李自強(2004)。從安置輔導少年需求論資源網絡建構。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7,165-180。
謝智謀、吳崇旗(2007)。探討冒險治療對邊緣青少年的效益。輔導季刊,43(4),9-16。
謝智謀、吳崇旗(2007)。邊緣青少年的另類學習途徑-戶外冒險教育。大專體育,91,61-66。
李自強(2007)。危機邊緣少年戶冒險方案之績效評估研究-以自我效能為指標。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2,77-95。
Teaching Materials 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員會(2005)。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高危險與高挑戰青少年,123-133。
陳玫伶(2006)。當前少年福利關切的對象與內涵。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0,207-222。
吳金水(2007)。青春期後青少年為何狀況連連?-從「自我認同混淆」到「自我認同確立」。百世教育雜誌,192,56-61。

石泱、連綠蓉(2006)。家庭與學校對青少年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國一至國三的縱貫性研究。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0,51-76。
席榮維(2006)。面對繼親家庭學生學校的應有作為。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0,255-266。
倪履冰(2003)。希望有人來愛-單親家庭青少年的輔導。學生輔導,88,17-26。
廖裕星、林清文(2007)。國中中輟高危險學生中輟意圖及其相關因素模式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9(1),25-46。
周愫嫻、張耀中(2006)。「桃花園」外徘徊的孩子:中輟與復學問題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37(2),173-206。
張憲庭(2007)。關懷中輟生建立友善校園。北縣教育,61,56-60。

張高賓(2006)。兒童青少年憂鬱疾患內涵之介紹。輔導季刊,42(4),45-56。
謝璟婷(2007)。從生態系統理論談青少年的自殺成因及預防策略。諮商與輔導,260,7-13。
陳毓文(2008)。國內安置少年自殘行為之探究:自殘方式、理由與解釋因素。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2(1),145-188。
吳麗玉(2003)。未達合法飲酒年齡的高中職學生其及家長對於高中職學生飲酒的態度初探-以台北地區三所學校為例。兒童福利期刊,5,75-90。
周思源、李玫姿、梁文敏、郭憲華、張麗惠、賴璟賢(2006)。臺灣地區在校青少年吸菸、喝酒及嚼食檳榔與藥物使用之盛行率。中臺灣醫學科學雜誌,11(3),177-186。
李信良(2005)。以家庭背景、社會環境、學校狀況、個人心理因素-探討青少年藥物濫用之模式。執法新知論衡,1(2),153-177。

彭武德(2003)。網絡與青少年行為之研究。兒童福利期刊,4,185-208。
連廷嘉(2007)。焦點解決取向團體諮商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行為之成效研究。諮商輔導學報,17,39-64。
盧浩權(2007)。青少年網路沉迷的心理分析與因應。社區發展季刊,119,206-221。
黃昌榮(2007)。隱蔽現象與社會排斥:以青年為例。發表於香港:訊息時代新青年議題-內地、香港、澳門青年研究圓桌會議。
鍾佩玲(2007)。由青少年婚前性行為談性教育。輔導季刊,43(1),58-64。
童伊迪(2003)。青少年未婚懷孕及其非婚生子女照護議題之探討。兒童福利期刊,5,135-144。
王淑卿(無日期)。青少女未婚懷孕相關因素及其預防輔導策略。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6,。
李易蓁(2007)。觸法少年情緒管理團體成效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18,295-309。
李自強(2004)。從安置輔導少年需求論資源網絡建構。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7,165-180。
謝智謀、吳崇旗(2007)。探討冒險治療對邊緣青少年的效益。輔導季刊,43(4),9-16。
謝智謀、吳崇旗(2007)。邊緣青少年的另類學習途徑-戶外冒險教育。大專體育,91,61-66。
李自強(2007)。危機邊緣少年戶冒險方案之績效評估研究-以自我效能為指標。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2,77-95。
成績評量方式 課堂參與10%、個人作業30%、期中考試30%、小組期末報告30% Grading participation10%, personal paper30%
mid-term exam30%, team paper30%
教師網頁  
教學內容 本課程著重探討當今青少年主要面臨的問題,討論、解釋問題成因並從中探索社會工作之定位,及衍生出之社會工作處遇內涵。授課對象為社會工作系大學部三年級以上學生,授課方式以課堂講授討論及網路討論為主,並輔以影片欣賞、實務工作者分享、青少年冒險活動體驗與反思等方式,以期達成本課程之目標。 Syllabus Syllabus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非法影印。